火斑鸠 Streptopelia tranquebarica (Hermann,1804)
形态特征:雄鸟头顶和后颈蓝灰,颏和上喉蓝白,后颈基有1道明显而狭窄的黑色半领圈。背、肩、翅上覆羽及下体均葡萄红,但下体色略浅,向后转至白色。初级飞羽近黑色,腰、尾上覆羽等暗蓝灰,中央尾暗褐暗褐,其余尾羽灰黑而有宽的白色端斑。火斑鸠雌鸟头顶淡褐色而沾灰色,颈基的黑色半领圈不明显,上体深土褐色,下体浅土褐色而略带粉红,肛周和尾下覆羽转为蓝白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基部较浅淡,脚褐红色,爪黑褐色。
栖息环境:栖息于开阔的平原、田野、村庄、果园和山麓疏林及宅旁竹林地带,也出现于低山丘陵和林缘地带。
生活习性:主要以植物浆果、种子和果实为食,也吃稻谷、玉m、荞麦、小麦、高粱、油菜子等农作物种子,有时也吃白蚁、蛹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常成对或成群活动,有时亦与山斑鸠和珠颈斑鸠混群活动。喜欢栖息于电线上或高大的枯枝上。
珠颈斑鸠 Streptopelia chinensis Scopoli,1786
形态特征:陆禽,体长27-34cm。前额淡蓝灰色,到头顶逐渐变为淡粉红灰色;枕、头侧和颈粉红色,后颈有一大块黑色领斑,其上布满白色或黄白色珠状似的细小斑点,上体余部褐色,羽缘较淡。中央尾羽与背同色,外侧尾羽黑色,具宽阔的白色端斑。嘴、虹膜暗褐色,脚红色。
栖息环境:栖息于有稀疏树木生长的平原、草地、低山丘陵和农田地带。
生活习性:常成小群活动。以植物种子为食,也吃蝇蛆、蜗牛及其他昆虫。在高望界保护区属留鸟,指名亚种S.c.chinensis。数量丰富,常见。
山斑鸠 Streptopelia orientalis Latham,1790
形态特征:陆禽,体长28-36cm。嘴爪平直或稍弯曲,嘴基部柔软,被以蜡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质;颈基两侧具有黑白色斑;颈和脚均较短,胫全被羽。上体的深色扇贝斑纹体羽羽缘棕色,腰灰,尾羽近黑,尾梢浅灰。
栖息环境:栖于低山丘陵、平原山地的阔叶林、次生林、果园和农田耕地及宅旁竹林中。
生活习性:吃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嫩叶、幼芽等,也吃甲虫、鳞翅目的幼虫等。在高望界保护区属留鸟,指名亚种S.o.orientalis。数量丰富,常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