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搜索的信息!

鸻形目

当前位置: 首页- 动物资源- 动物多样性- 鸟纲- 鸻形目

鹬科 Scolopacidae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5日 11:18 浏览次数:[]
矶鹬 Actitis hypoleucos Linnaeus 1758

形态特征:头、颈、背、翅覆羽和肩羽橄榄绿褐色具绿灰色光泽。各羽均具细而闪亮的黑褐色羽干纹和端斑,其中尤以翅覆羽、三级飞羽、肩羽、下背和尾上覆羽最为明显。眉纹白色,眼先黑褐色。头侧灰白色具细的黑褐色纵纹。颏、喉白色,颈和胸侧灰褐色,前胸微具褐色纵纹,下体余部纯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亦为白色,翼下具两道显著的暗色横带。

栖息环境: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一带的江河沿岸、湖泊、水库、水塘岸边,也出现于海岸、河口和附近沼泽湿地。

生活习性:中国北部为夏候鸟,南部为冬候鸟。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迁徙。主要以鞘翅目、直翅目、夜蛾、蝼蛄、甲虫等昆虫为食,也吃螺、蠕虫等无脊椎动物和小鱼以及蝌蚪等小型脊椎动物。


白腰草鹬 Tringa ochropus Linnaeus,1758

形态特征:中等体型。矮壮型,深绿褐色,腹部及臀为白色。飞行时黑色的下翼、白色的腰部以及尾部的横斑极显著。上体绿褐色杂白点,两翼及下背几乎全黑;尾白,端部具黑色横斑,飞行时脚伸至尾后,野外看黑白色非常明显。冬羽和夏羽基本相似,但体色较淡,上体呈灰褐色,背和肩具不甚明显的皮黄色斑点。虹膜为褐色;嘴为暗橄榄色;脚为橄榄绿色。

栖息环境: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山地或平原森林中的湖泊、河流、沼泽和水塘附近。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沿海、河口、湖泊、河流、水塘、农田与沼泽地带。

生活习性:在中国东北为夏候鸟,其他地区为旅鸟和冬候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以蠕虫、虾、蜘蛛、小蚌、田螺、昆虫、昆虫幼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吃小鱼和稻谷。


丘鹬 Scolopax rusticola Linnaeus,1758

形态特征:中等体型。体形矮胖,腿短而喙较长;体羽以黄褐色为主,头顶和枕部具有带状横纹,尾羽呈黑色,并散有锈色红斑,其末端呈黄灰色,下体呈白色且密布暗色横斑。虹膜深褐色。嘴蜡黄色,尖端黑褐色,脚灰黄色或蜡黄色。

栖息环境:栖息于阴暗潮湿、林下植物发达、落叶层较厚的阔叶林和混交林中,有时也见于林间沼泽、湿草地和林缘灌丛地带。迁徙期间和冬季,也见于开阔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的山坡灌丛,竹林、甘蔗田和农田地带。

生活习性:在中国主要为冬候鸟,部分夏候鸟。多夜间活动。白天常隐伏在林中或草丛中,夜晚和黄昏才到附近的湖畔、河边、稻田和沼泽地上觅食。主要以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昆虫、昆虫幼虫、蚯蚓、蜗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有时也食植物根、浆果和种子。


上一篇:鸻科 Charadriidae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