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搜索的信息!

鹤形目

当前位置: 首页- 动物资源- 动物多样性- 鸟纲- 鹤形目

秧鸡科 Rallidae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6日 02:59 浏览次数:[]

白骨顶 Fulica atra Linnaeus1758

形态特征:成鸟体羽灰黑色,头颈部尤深,内侧飞羽具白色羽缘,形成白色翼斑,飞行时可见;翼外缘和胸腹部略沾白色;虹膜红褐色,喙和额部的甲板为纯白色,胫裸露部分和跗跖为灰黄绿色,趾和瓣蹼为灰白色。雏鸟主体被黑褐色绒毛,喙尖白色,喙基和额鲜红色,脸部至颈基部由橘红过渡到橙黄色。雌雄无明显差异。

栖息环境: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草地、甚至荒漠与半荒漠地带的各类水域中,其中尤以富有芦苇、三棱草等水边挺水植物的湖泊、水库、水塘、苇塘、水渠、河湾和深水沼泽地带最为常见。

生活习性:中国北部为夏候鸟,长江以南为冬候鸟。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偶尔亦见单只和小群活动,有时亦和其他鸭类混群栖息和活动。善游泳和潜水。杂食性,主要吃小鱼、虾、水生昆虫、水生植物嫩叶和其他各种灌木浆果与种子,也吃眼子菜、看麦娘等藻类。


普通秧鸡 Rallus aquaticus Blyth,1849

形态特征:成鸟额、头顶至枕部黑色,带褐色羽缘,头侧石板灰色,贯眼纹黑褐色,眉纹淡灰色;上体羽毛橄榄褐色,带黑色中央条纹,翼和尾黑褐色,翼缘棕白色;下体颏、喉乳白色,下喉、前颈至胸为石板蓝灰色,胁和尾下覆羽黑色,带白横斑;虹膜红褐色,喙橘红色,非繁殖期喙峰角褐色,脚肉褐色。

栖息环境:栖息于开阔平原、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沼泽、水塘、河流、湖泊等水域岸边及其附近灌丛、草地、沼泽地带、林缘和及水稻田中。

生活习性:杂食性,动物性食物有小鱼、甲壳类动物、陆生和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等,也吃被杀死或腐烂的小型脊椎动物;植物性食物有嫩枝、根、种子、浆果和果实。善游泳和潜水。


白胸苦恶鸟 Amaurornis phoenicurus Pennant,1769

形态特征:涉禽,体长26-35cm。上体石板灰色,脸和喉、胸、下体白色,腹和尾下覆羽栗红色,嘴黄绿色,上嘴基部有红斑;脚黄绿色。体羽上下黑白分明。

栖息环境:栖息于沼泽、溪流、水塘、水稻田和湖边沼泽地带,也出现于水域附近的灌丛、竹丛、疏林和村庄附近有植物隐蔽的水体中。

生活习性:主要以螺、蜗牛、蚂蚁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植物花、芽、草籽,以及麦粒、稻谷等农作物。在高望界保护区为夏候鸟,指名亚种A.p.phoenicurus。数量不多,少见。


黑水鸡 Gallinula chloropus Linnaeus,1758

形态特征:涉禽,体长24-35cm。通体黑褐色,嘴黄色,嘴基与额甲鲜红色,两胁具宽阔的白色纵纹,尾下覆羽两侧白色,中间黑色;脚黄绿色,脚上部有一红色环带。幼鸟上体棕褐色,飞羽黑褐色。头侧、颈侧棕黄色,颏、喉灰白色,前胸棕褐色,后胸及腹灰白色。

栖息环境:栖息于富有芦苇和挺水植物的沼泽、湖泊、水库、苇塘及水田中。

生活习性:主要吃水生植物以及水生昆虫、蠕虫、 蛛、蜗牛等。在高望界保护区为留鸟,普通亚种G.c.indica。数量稀少,少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