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搜索的信息!

鹃形目

当前位置: 首页- 动物资源- 动物多样性- 鸟纲- 鹃形目

杜鹃科 Cuculidae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5日 11:39 浏览次数:[]

小鸦鹃 Centropus bengalensis Gmelin1788

形态特征:头、颈、上背及下体黑色,具深蓝色光泽和亮黑色羽干纹。下背和尾上覆羽淡黑色,具蓝色光泽;尾黑色,具绿色金属光泽和窄的白色尖端;肩、肩内侧和两翅栗色,翅端和内侧次级飞羽较暗褐,显露出淡栗色羽干。小鸦鹃的虹膜深红色,幼鸟黄褐色;嘴黑色,幼鸟角黄色,仅嘴基和尖端较黑;脚铅黑色。

栖息环境: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鲍山脚平原地带的灌丛、草丛、果园和次生林中。

生活习性:留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以蝗虫、蝼蛄、金龟甲、椿象、白蚁、螳螂、蠡斯等昆虫和其它小型动物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



四声杜鹃 Cuculus micriopterus Gould,1837

形态特征:体色主要为灰色,头颈部浅灰色,背部、两翼、腰部为深灰色。胸腹部白色,并具有较宽的深色横纹;尾羽背面为深灰色,末端边缘为白色,次末端为较宽的黑色横斑,两侧具白色纹。腹面为深灰色并具白斑;雌鸟灰色中略带棕色,幼鸟的头颈及背部具白色或皮黄色的鱼鳞状纹;虹膜褐色,眼圈黄色。上嘴黑灰色,下嘴前段黄绿色,后段黄色。脚黄色。

栖息环境:栖息于山地森林和山麓平原地带的森林中,尤以混交林、阔叶林和林缘疏林地带活动较多。有时也出现于农田地边树上。

生活习性:游动性较大,无固定的居留地。鸣声宏亮,四声一度,常从早到晚经久不息,尤以天亮时为甚。主要以昆虫为食,特别是毛虫,这种食性在其他鸟类中很少见。尤其喜吃鳞翅目幼虫,如松毛虫,树粉蝶幼虫、蛾类等,兼有金龟虫甲、虎虫甲,有时也吃植物种子等少量植物性食物。


大鹰鹃 Hierococcyx sparverioides(Vigors,1831)

形态特征:体形较大,羽色与雀鹰略似,但嘴尖端无利钩,脚细弱而无锐爪。头灰;背褐;尾具宽阔横斑;喉及上胸具纵纹,下胸和腹密布横斑。虹膜橙黄色;上嘴黑褐,下嘴大都绿角色,先端转黑,口角沾黄;脚橙黄,爪淡黄色。

栖息环境:栖息于山林中、山旁平原、冬天常到平原地带以及限于树上活动。

生活习性:有巢寄生的习性。主要以昆虫为食,特别是鳞翅目幼虫、蝗虫、蚂蚊和鞘翅目昆虫最为喜欢,亦兼吃果类。



褐翅鸦鹃 Centropus sinensis Stephens,1815

形态特征:身体为黑色。头颈和胸带蓝紫色金属光泽并具黑亮的羽干纹,下胸至腹部泛金属绿光泽。两翼和肩部为棕栗色,外侧飞羽具暗色羽端,尾羽闪铜绿色光泽。虹膜赤红色,喙和脚黑色。雌雄同型。

栖息环境:主要栖息于1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的林缘灌丛、稀树草坡、河谷灌丛、草丛和芦苇丛中,也出现于靠近水源的村边灌丛和竹丛等地方,但很少出现在开阔的地带。

生活习性:单个或成对活动,很少成群。飞行能力较弱,平时多在地面活动。食性较杂,主要以毛虫、甲虫、蝗虫、蚱蜢、象甲、蜚蠊、蚁、蜂、昆虫幼虫等为食,也吃蜈蚣、蟹、螺、蚯蚓、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其它无脊椎动物,以及蛇、蜥蜴、鼠类、鸟卵和雏鸟等脊椎动物,有时还吃一些杂草种子和果实等植物性食物。


噪鹃 Eudynamys scolopacea Linnaeus,1758

形态特征:攀禽,体长37-43cm。嘴、脚均较杜鹃粗壮。雄鸟通体黑色。

雌乌上体大致褐色布满白色斑点,下体白色而杂以褐色横斑。

栖息环境:栖息于山地、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林木茂盛的地方。

生活习性:主要以榕树、芭蕉和无花果等植物的果实、种子为食,也吃毛虫、蚱蜢、甲虫等昆虫的成、幼虫。在高望界保护区为夏候鸟,华南亚种E.s.chinensis。数量稀少,偶见。


中杜鹃 Cuculus saturatus Blyth,1843

形态特征:腹部及两胁多具宽的横斑。雄鸟及灰色雌鸟胸及上体灰色,尾纯黑灰色而无斑,下体皮黄色具黑色横斑。与大杜鹃及四声杜鹃区别在于胸部横斑较粗较宽。虹膜黄色,嘴铅灰色,下嘴灰白色,嘴角黄绿色,脚橘黄色,爪黄褐色。

栖息环境:栖息于山地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等茂密的森林中,偶尔也出现于山麓平原人工林和林缘地带。

生活习性:在中国主要为夏候鸟,部分为旅鸟。常单独活动,多站在高大而茂密的树上不断的鸣叫。主要以昆虫为食。尤其喜食鳞翅耳幼虫和鞘翅目昆虫。


大杜鹃 Cuculus canorus Linnaeus,1758

形态特征:攀禽,体长28-37cm。上体暗灰色,翅缘白色,杂有窄细的褐色横斑,尾无黑色亚端斑,腹具细密的黑褐色横斑。虹膜黄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近黄色,脚棕黃色。鸣声似“布一谷”,二声一度。

栖息环境:栖息于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带的森林中。

生活习性:性孤独,常单独活动。不营巢也不孵卵,常将卵产于麻雀、灰喜鹊、伯劳等雀形目及鸠类鸟巢中,由这些鸟代孵代育。以松毛虫、松针枯叶蛾、蝗虫、叩头虫等昆虫为食,尤其喜食森林中的各种毛虫。在高望界保护区为夏候鸟,华西亚种C.c.bakeri。数量较少,少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