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搜索的信息!

雀形目

当前位置: 首页- 动物资源- 动物多样性- 鸟纲- 雀形目

椋鸟科 Sturnidae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7日 10:35 浏览次数:[]

紫翅椋鸟 Sturnus vulgaris Linnaeus1758

形态特征:中等体型。羽色具闪辉黑、紫、绿色。头、喉及前颈部呈辉亮的铜绿色;背、肩、腰及尾上复羽为紫铜色,而且淡黄白色羽端,略似白斑;腹部为沾绿色的铜黑色,翅黑褐色,缀以褐色宽边。夏羽和冬羽稍有变化。具不同程度白色点斑,体羽新时为矛状,羽缘锈色而成扇贝形纹和斑纹,旧羽斑纹多消失。虹膜深褐色;嘴黄色;脚略红。

栖息环境:栖息于荒漠绿洲的树丛中,多栖于村落附近的果园、耕地、或开阔多树的村庄内。

生活习性:数量多,平时结小群活动,迁徙时集大群。喜栖息于树梢或较高的树枝上,在阳光下沐浴、理毛和鸣叫。杂食性,以黄地老虎、蝗虫、草地暝等农田害虫和尺蠖、柳毒蛾、红松叶蜂等森林害虫为食,但在秋季也聚集在果园中窃食果子或在稻田中啄食稻谷。


紫翅椋鸟生态照


八哥 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Linnaeus,1766)

形态特征:鸣禽,体长23-28cm。通体黑色,前额有长而竖直的如冠状的羽簇,翅具白色翅斑,尾羽和尾下覆羽具白色端斑。嘴乳黄色,脚黄色。

栖息环境: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次生阔叶林、竹林及林缘疏林中。

生活习性:以蝗虫、蚱蜢、金龟子、毛虫、地老虎、蝇等昆虫的成、幼虫为食,也吃谷粒、植物果实和种子等。在高望界保护区为留鸟,指名亚种A.c.cristatellus。数量稀少,偶见。

八哥生态照


丝光椋鸟Sturnus sericeus Gmelin,1788

形态特征:鸣禽,体长20-23cm。嘴朱红色,较少橙黄色。雄鸟头、颈丝光白色或棕白色,背深灰色,胸灰色,往后均变淡,两翅和尾黑色。雌鸟头顶前部棕白色,后部灰暗色,上体灰褐色,下体浅灰褐色。

栖息环境:栖息于低海拔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的次生林、小块丛林及稀树草坡等生境。

生活习性:以昆虫为食,尤其喜食地老虎、甲虫、蝗虫等害虫。单型种,在高望界保护区为留鸟。数量较少,少见。

图 丝光椋鸟生态照


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 Temminck,1835

形态特征:鸣禽,体长20-24cm。头顶至后颈黑色,额和头顶杂有白色,颊和耳覆羽白色杂有黑色纵纹。上体灰褐色,尾上覆羽白色,颏、喉、胸、上腹和两胁暗灰褐色,腹中部和尾下覆羽白色,嘴橙红色,尖端黑色。

栖息环境: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疏林草甸、河谷阔叶林和次生阔叶林中。

生活习性: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单型种,在高望界保护区为冬候乌。数量一般,少见。

灰椋鸟生态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