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隼 Falco tinnunculus Linnaeus,1758
形态特征:小型猛离,体长31-38cm。翅狭长而尖,尾亦较长,雄鸟头蓝灰色,背和翅上覆羽砖红色,具三角形果斑;腰、尾上覆羽和尾羽蓝灰色,尾具竞阔的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端斑,眼下有一条垂直向下的黑色口角髭纹。下体颏、喉乳白色,其余下体乳黄色或棕黄色,具黑褐色纵纹和斑点,脚、趾黃色,爪黑色。雌鸟上体从头至尾棕红色,具黑褐色纵纹和横斑,下体乳黄色,除喉外均被黑褐色纵纹和斑点,眼下纵纹黑色。
栖息环境:栖于山地森林、森林苔原、低山丘陵、草原、旷野、森林平原、农田耕地和村庄附近等各类生境中。
生活习性: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小鸟、蜥蜴、蛙、鼠等小型动物。
在高望界保护区为留鸟,普通亚种F.t.interstinctus。数量稀少,少见。
红脚隼 Falco amurensis Radde,1863
形态特征:猛禽。体长达24cm左右。成鸟:额、眼纹、两翼及尾黑色,翼有一白色斑;头顶及颈背灰色或灰黑色;背、腰及体侧红褐;颏、喉、胸及腹中心部位白色。头及背部黑色的扩展随亚种而有不同。亚成鸟:色较暗,两胁及背具横斑,头及颈背灰色较重。
栖息环境:主要栖息于低山疏林、林缘、山脚平原、丘陵地区的沼泽、草地、河流、山谷和农田耕地等开阔地区,尤其喜欢具有稀疏树木的平原、低山和丘陵地区。
生活习性:多白天单独活动。主要以蝗虫、蚱蜢、蝼蛄、螽斯、金龟子、蟋蟀、叩头虫等昆虫为食,有时也捕食小型鸟类、蜥蜴、石龙子、蛙、鼠类等小型脊椎动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