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喉鹀 Emberiza elegans Temminck,1835
形态特征:呜禽,体长14-15cm。雄乌有一短而竖直的黑色羽冠,其余头顶和头侧亦为黑色,眉纹自额至枕侧长而宽阔,前段为黄白色、后段为鲜黄色。背栗红色或暗栗色、具黑色羽干纹,两翅和尾黑褐色,最外侧两对尾羽具大型楔状斑,翅上有两道白色翅斑。颏黑色,上喉黄色,下喉白色,胸有一半月形黑斑,其余下体污白色或灰白色,两胁具栗色或栗黑色纵纹。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羽色较淡,头部黑色转褐色,前胸黑色半月形斑不明显或消失。
栖息环境: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带的次生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林缘灌丛,尤喜河谷与溪流沿岸疏林灌丛。
生活习性:主要以昆虫的成、幼虫为食,也吃少量的植物性食物。在高望界保护区冬候鸟,西南亚种E.e.elegantula。数量很少,少见。

图 黄喉鹀生态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