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猫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Kerr,1792)
形态特征:豹猫是体型较小的食肉类,体长为36~66 cm,尾长20~37 cm,头形圆。从头部至肩部有四条黑褐色条纹(或为点斑),两眼内侧向上至额后各有一条白纹。耳背黑色,有一块明显的白斑。全身背面体毛为棕黄色或淡棕黄色,布满不规则黑斑点。胸腹部及四肢内侧白色,尾背有褐斑点或半环,尾端黑色或暗灰色。冬毛比夏毛更为密实,斑纹颜色更深。尾粗大,尾长略等于头体长之半,行走时常略为上翘。
栖息环境:栖息于从热带到温带与亚寒带的山地林区、郊野灌丛和林缘村寨附近,也偶尔出现在人类周围的果园、种植园、农田等生境,但通常不会出现在草原。
地理分布:在我国,豹猫见于除去北部及西部的干早与高原区域以外的绝大部分大陆省区以及台湾与海南。
物种评述:豹猫是机敏的捕食高手,捕食多种小型脊椎动物,包括啮齿类、鼠兔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偶尔食腐。在其食物中也经常发现植物成分,包括草叶与浆果。
豹猫主要为地栖,但攀爬能力强,在树上活动灵敏自如。夜行性,晨昏活动较多。独栖或成对活动。善游水,喜在水塘边、溪沟边、稻田边等近水之处活动和觅食。

图 红外相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