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鹡鸰 Dendronanthus indicus Gmelin,1789
形态特征:鸣禽,体长15-17cm。头部和上体橄榄褐色,眉纹白色,从嘴基直达耳羽上方,下体白色,胸部具有两道黑色横斑纹,两翼黑褐色,具有2条白色翅斑。尾羽褐色,最外侧1对尾羽白色。
栖息环境:主要栖于低山丘陵地带的山地森林中,尤以稀疏的次生阔叶林中较常见。
生活习性:飞行呈波浪式。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蜗牛、蚂喻等小型无脊椎动物。无亚种分化,在高望界保护区为夏候鸟。数量稀少,偶见。
图 山鹡鸰生态照
灰鹡鸰 Motacilla cinerea Tunstall,1771
形态特征:鸣禽,体长16-19cm。上体暗灰色或暗灰褐色,眉纹白色,腰和尾上覆羽黄绿色,中央尾羽黑褐色,外侧一对尾羽白色,飞羽黑褐色具白色翅斑。雄鸟的颜、喉夏季为黑色,冬季白色,雌鸟夏冬季均为白色。其余下体黄色。
栖息环境:栖息于溪流、河谷、湖泊、水塘、沼泽等水域岸边或水域附近的草地、农田、住宅和林区居民点。
生活习性:主要以昆虫为食。在高望界保护区为冬候鸟,普通亚种M.c.robusta。数量稀少,少见。
图 灰鹡鸰生态照
白鹡鸰 Motacilla alba leucopsis Gould,1838
形态特征:鸣禽,体长16-20cm。额头顶前部和脸白色,头顶后部、枕和后颈黑色。背、肩黑色或灰色。两翅黑色而有白色翅斑。尾长而窄,尾羽黑色,最外两对尾羽主要为白色。胸黑色,其余下体白色。
栖息环境:栖息于河流、湖泊、水库、水塘等岸边,也栖于农田、沼泽等湿地。
生活习性:以昆虫为食,主要有象甲、叩头虫、毛虫、蛾、蝇、蚜虫等。在高望界保护区为留鸟,普通亚种M.a.leucopsis。数量较多,常见。
图 白鹡鸰生态照
树鹨 Anthus hodgsoni Richmond,1907
形态特征:鸣禽,体长15-16cm。上体橄榄绿色具褐色纵纹,尤以头部较明显。眉纹乳白色或棕黄色,耳后有一白斑。下体灰白色,胸具黑褐色纵纹。野外停息时,尾常上下摆动。
栖息环境:栖息于山地森林和山脚平原草地。常活动在林缘、路边、河谷、田野、草地等各类生境。
生活习性:主要食以鳞翅目幼虫、蝗虫、象鼻虫、虻、金花虫、甲虫、蚂蚁、蟒象等昆虫,亦食苔藓、谷粒、杂草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在高望界保护区为留鸟,普通亚种A.h.yunnanensis。数量较丰富,易见。
图 树鹨生态照
上一篇:雀科 Passeridae
下一篇:燕雀科 Fringillidae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