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蝰 Azemiops feae Boulenger, 1888
识别特征:体长约76 cm,头部背面为白色,椭圆形,被以大型对称鳞片。吻宽而短,背鳞平滑,紫褐色或蓝黑色,红色或橙红色横纹,在背中央呈左右交错排列或左右相连为一条横纹。头背淡褐色,有浅粉红色斑纹;躯干及尾背面紫褐色,有镶黑边的朱红色窄横斑十余对,腹面藕褐色。体型与游蛇科蛇类相似,管牙短小。
栖息环境:栖息于山区有洞穴的岩石地带,也常到路边、稻田、草丛及住宅附近。
生活习性:平时单独生活,夜行性,黄昏时分比较活跃,有冬眠现象。混合毒素的前管牙类毒蛇,主要以啮齿动物、食虫动物为食。
地理分布:分布主要以横断山脉南端山地一带为中心,多集中于云贵高原,在西部,沿四川盆地西缘山区向北达九顶山区分布;在东部,沿苗岭、南岭向东达武夷山区及东南丘陵地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