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鳞目

蝰科 Viperidae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30日 22:27 浏览次数:[]

尖吻蝮 Deinagkistrodon acutus (Günther, 1888)

识别特征:头大,明显呈三角形,吻尖上翘,具颊窝。幼体头背浅褐色,体背粉棕色,尾尖浅黄色。随着年龄增长,体色逐渐加深,成年后头背呈黑褐色,体背呈棕褐色,上有20对左右对称的三角形深色斑,三角形色斑边缘呈黑褐色,内部为深褐色,尾尖转为黑褐色。腹面白色,具有如棋盘般交错排列的黑褐色斑。

栖息环境:一般栖息于海拔100-1700米的丘陵或山区。常见于林木茂盛、阴湿的地方,曾发现于大的岩石缝中、路边岩石下、草丛中、玉米地内、草棚粪堆内、公路上、住宅附近或室内。

生活习性:食性较为多样,有鼠类、两栖类、蜥蜴类、蛇类、鸟类、昆虫、鱼类。属于坐等式捕食者,其捕食行为模式与绝大多数蝰科蛇类的一般性模式一致,分为定位、警戒、转头、接近、预备、攻击、再接近、搜寻及吞咽等9个阶段。

地理分布:在中国分布于四川、贵州、重庆、广西、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广东、福建、安徽、台湾。中国以外分布于越南、老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