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特征:本种与香港的P. megacephalus标本形态上很相似,但本种头部较宽,内蹠突大;头部皮肤与头骨分离或部分相连(香港标本头部皮肤与头骨完全相连,不游离)。
栖息环境:栖息于海拔500-2100 m静水水域附近的杂草丛中。
生活习性:鸣叫声一般为单音节、 三连声且带颤音的“咵 — 咵 — 咵”,很响亮,5-8月均听见鸣叫并发现卵泡。卵泡一般黏附于水边 紧靠水的泥窝或杂草根部。
地理分布:国内分布于台湾,福建,浙江,安徽,江苏,广东,广西,四川,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黄平县朱家山县级自然保护区,云南,西藏墨脱县区域;国外分布于越南,泰国,缅甸,印度东北部,老挝可能也有分布。
识别特征:体形大,雄蛙平均体长81 mm,雌蛙体长99 mm左右;第三、第四指间半蹼;背面绿色,其上一般散有不规则的少数棕黄色斑点,体侧多有成行的乳白色斑点或缀连成乳白色纵纹;前臂后侧及跗部后侧均有一条较宽的白色纵线纹,分别延伸至第四指和第五趾外侧缘。
栖息环境:该蛙生活于海拔80-800 m山区的树林里或附近的田边、灌木及草丛中,偶尔也进入寺庙或山边住宅内。
生活习性:该蛙主要捕食金龟子、叩头虫、蟋蟀等多种昆虫及其它小动物。傍晚后,雄蛙发出“咕噜!咕噜!”或‘咕嘟咕!”的连续清脆而洪亮的鸣叫声。配对时雄蛙前肢抱握在雌蛙的腋部,卵泡多产于田埂或水坑壁上,有的产在灌丛或树的枝叶上。卵泡白色或乳黄色,含卵1329-4041粒;卵孵化后的小蝌蚪从卵泡内跌落到静水中生活。蝌蚪在静水塘或稻田中生活。
地理分布:国内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湖南张家界,江西,浙江,湖北,上海,安徽,江苏,河南,贵州,重庆;国外分布于缅甸,越南。
上一篇:姬蛙科 Microhylidae
【关闭】